安全评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安评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氯甲烷

[复制链接]

3142

主题

0

好友

534

积分

安评小学三年级

Rank: 3Rank: 3

贡献
0 个
金币
534 个
在线时间
42 小时
帖子
31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30 11:51: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552
  
  
    CAS号
    75-09-2
  
  
    中文名称
    二氯甲烷
  
  
    英文名称
    dichloromethane
  
  
    别    名
    二叉二氯
  
  
    分子式
    CH2Cl2;H2CCl2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分子量
    84.94  沸点:39.8℃
    蒸汽压
    30.55kPa(10℃)
  
  
    熔  点
    -96.7℃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33;相对密度(空气=1)2.93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5(有害品)
    主要用途
    用作树脂及塑料工业的溶剂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给特别注意。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已经测得,在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当使用二氯甲烷作除漆剂时,有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存在。一般人群通过周围空气、饮用水和食品的接触,剂量要低得多。据估计,在二氯甲烷的世界产量中,大约80%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由于该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气中蓄积。其初始降解产物为光气和一氧化碳,进而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盐酸。当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时,其大部分将蒸发。有氧存在时,则易于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积似乎不大可能。但对其在土壤中的行为尚须测定。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经口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LC5056.2g/m3,8小时(小鼠吸入);小鼠吸入67.4g/m3×67分钟,致死;人经口20~50ml,轻度中毒;人经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0g/m3,20分钟后眩晕。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69g/m3,8小时/天,75天,无病理改变。暴露时间增加,有轻度肝萎缩、脂肪变性和细胞浸润。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700ppm。DNA
抑制:人成纤维细胞5000ppm/小时(连续)。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50ppm(7小时,孕6~15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关于病人是否应把二氯甲烷视为动物和人的致癌物,动物实验数据和人类流行病学数据尚不充分。然而,鉴于最近在对大鼠和小鼠的吸入研究中的发现,且这些数据在任务组会议之后已可加以应用,故应将二氯甲烷视为一种对人类潜在的致癌物。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能发出剧毒的光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水质检测管法;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空气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水质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气相色谱法
    《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
    废水
  
  
    色谱/质谱法
    美国EPA524.2方法
    水质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0mg/m3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2m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
    0.005mg/L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7.5mg/L
  
  
    日本(1993)
    环境标准(mg/L)  
    地面水:0.002

    废水:0.02

    土壤浸出液:0.002
  
  
     
    嗅觉阈浓度
    150ppm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度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勘察不烯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控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氮氧化物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柚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评论坛

手机版|Archiver|安全评价

GMT+8, 2024-6-16 05:56 , Processed in 0.02471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