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q0775 发表于 2006-5-29 20:57:00

[转帖]第三讲 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ont-width: 90%;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第三讲<span lang="EN-US"> </span>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span lang="EN-US"> <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ont-width: 90%;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危险化学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它较大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span lang="EN-US"><br/></span>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span lang="EN-US">1.</span>控制危险源。为防止事故恶化,应尽早、最大程度地控制危险源;<span lang="EN-US">2.</span>抢救受害人员;<span lang="EN-US">3.</span>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span lang="EN-US">4.</span>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span lang="EN-US">5.</span>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媒介提供翔实情报;<span lang="EN-US">6.</span>保存有关记录及实物,为后面事故调查工作做准备。<span lang="EN-US"><br/></span>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政府和企业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时也称为应急计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分为国家或区域性预案和企业预案。本讲主要探讨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和编制。<span lang="EN-US"><br/></span>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span lang="EN-US">“</span>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span lang="EN-US">”</span>《条例》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要协同各部门和企业共同编制辖区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span lang="EN-US"><br/></span>  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调查研究、化学品评价和重大危险源辨识、预案编制、预案演习和修订、审核实施。<span lang="EN-US"><br/><br/></span>  一、调查研究<span lang="EN-US"><br/><br/></span>  调查研究是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第一步。在制定预案之前,需要对预案所涉及的区域进行全面调查。内容主要包括:<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1</span>.化学品普查。对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督促有化学品的单位做好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析,贯彻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制度,摸清危险化学品在某地区生产、储存、使用情况,包括这些单位的地理位置,涉及到的化学品种类、数量、规模和相关的生产、储存、使用信息。<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2</span>.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特点。<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3</span>.社会公用设施、应急救援力量情况和资源现状。<span lang="EN-US"><br/><br/></span>  二、化学品评价和重大危险源辨识<span lang="EN-US"><br/><br/></span>  对普查的化学品进行危险性评估<span lang="EN-US">,</span>鉴别分类。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普查),了解和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分布及其状况,包括潜在事故的发生、发展情形和可能的危害情况(包括对人员、环境、社会秩序的不良影响),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span lang="EN-US"><br/><br/></span>  三、预案编制<span lang="EN-US"><br/><br/></span>  在完成本地区的危险化学品普查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以后,地方政府就可以着手进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1</span>.基本情况。本辖区的地理、气象、环境、人口、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社会公用设施和应急救援力量现状。<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2</span>.应急组织。设立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委员会(简称化救委)和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委员会和指挥部由辖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安全生产监管、公安、环保、卫生、交通、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为:<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1)</span>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全面组织与协调,就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情况及时向上一级应急救援机构汇报。承担辖区化救指挥中心的职责;组织编制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修订;组织开展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培训。<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2)</span>公安部门。组织、指导、协调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公安系统所担负的抢险、消防、交通和治安工作。研究、配置适用于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消防装备和技术,必要时对消防力量进行调配。<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3)</span>卫生部门。组织、指导、协调卫生部门在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所担负的卫生、医疗抢救工作。负责对受害人员的院前抢救和院内治疗与康复工作。负责研究制定本辖区有关的有毒化学品医疗抢救方案,组织这些方案的培训、学习及相应装备、药品的落实。<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4)</span>环保部门。组织、指导、协调环保部门在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所担负的任务。负责组织有毒化学品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和处理事故的危害区域。<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5)</span>交通、铁路、民航等交通部门。组织、指导、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时所担负的任务。负责交通的指挥、运输工具的调配及撤离人员、应急药品、物品等的运送。<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6)</span>防化部队。组织、指导、协调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防化部队所担负的任务,积极配合支持地方应急救援行动,组织研究泄露化学品的洗消技术。<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7)</span>财政部门。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资金支持。<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8)</span>食品医药部门。组织研究、开发化学事故中毒、灼伤治疗抢救药品,组织、协调药品、医疗器械的调配。<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3</span>.通讯联络。确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委员会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完善通讯设施、通讯网络和电话号码等。<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4</span>.专家咨询系统。由和事故有关的各个领域的专家直接组成,包括专家名单和联系方式。<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5</span>.区域联防。按照区域邻近原则,组织和发动社会各界志愿组织单位和企业共同协作,包括企业和社会各种志愿援助组织的名称、电话、可以提供的援助等。<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6</span>.应急救援计划。根据辖区内各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不同,相对应的具体应急救援计划也应有所区别。本部分的编写要具体细致,落实到人。每一项任务要注明执行单位、负责人、配备器材、通讯方式、行动路线、实施步骤等。<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1)</span>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的详细情况,并说明和它们有关的其它危险情况。<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2)</span>可能事故的分析。根据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和化学品的特点,考虑各种危险因素,分析事故影响区域及造成的伤害。<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3)</span>事故应急措施。包括事故现场的应急措施、应急救援的应急措施(报警和通达、现场抢险)。<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7</span>.条件保障。提供尽可能充足的救援物资如交通工具、医疗器材、药品和衣物、食品、资金等。<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8</span>.公开事故信息。接待新闻媒体,并告知事故的发展、事故救援和伤亡情况。<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9</span>.预案评估。收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检验预案每一方面的实效性,便于预案的进一步修改、补充和更新。<span lang="EN-US"><br/><br/></span>  四、预案演习和修订<span lang="EN-US"><br/><br/></span>  预案的编制由于经验、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限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定期进行预案的模拟演习,可以检验和完善预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预案进行检查、修订和完善。<span lang="EN-US"><br/><br/></span>  五、审核实施<span lang="EN-US"><br/><br/></span>  修订后的预案报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span lang="EN-US"><br/></span>  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以危险化学品普查、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控制为基础,以系统管理为手段,以减少事故危害为目的。因此,在制定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应委托专业机构或本地专家制定切合实际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预案。<span lang="EN-US"><p></p></span></span></p>

lzq0775 发表于 2006-5-29 20:58:00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ont-width: 90%;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第四讲 企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span lang="EN-US"> <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ont-width: 90%;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发生化学事故时,由于事故单位最了解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尽快控制危险源,实施初期扑救,所以,事故单位积极实施自救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span lang="EN-US"><br/></span>  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十分重视企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span lang="EN-US">1997</span>年,原化学工业部就颁布了《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化学危险源管理的通知》(化督发<span lang="EN-US">459</span>号文),提出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条中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span lang="EN-US"><br/></span>  企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程序和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程序基本一致,包括编制的准备、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预案编制、预案的演习和修订、审核实施。但企业化学事故更强调其针对性、专业性。另外,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应并入地方政府编制的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中,以有助于增进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相互了解,也确保了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紧急情况下实施。<span lang="EN-US"><br/><br/></span>  一、编制的准备<span lang="EN-US"><br/><br/></span>  <span lang="EN-US">1</span>.成立预案编制小组。企业应组织安全、环保、生产、设备、医护等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编制小组。小组成员最好包括来自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以保证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致性,实现当事故扩大或波及到厂外时,与区域性应急救援预案实现有效衔接。<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2</span>.相关资料收集。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企业的化学品普查,企业事故档案,国内外同类企业的事故资料,相关企业的应急预案。<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3</span>.企业应急资源。在紧急情况下,企业所具有的包括人力、设备和供应等方面的应急资源,如全职和兼职的应急人员、消防供水系统、个体防护设备、毒物检测设备、医疗救生设备、交通设备、通讯设备等。<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4</span>.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周边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当地可动用的社会应急资源。<span lang="EN-US"><br/><br/></span>  二、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span lang="EN-US"><br/><br/></span>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是编制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的关键和主要依据。关于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具体做法和相关规定,可参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即将颁布的《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装置、设施现状安全评价管理办法》。<span lang="EN-US"><br/><br/></span>  三、预案编制<span lang="EN-US"><br/><br/></span>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前提下,企业就可以编制本企业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了,一般来说,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span lang="EN-US"><br/></span>  (一)企业概况<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1</span>.企业的投产时间。企业建立以及投产时间,各重大危险源和装置投产或进行技改、大修时间详细列表。<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2</span>.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的地理位置、组织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能力等。<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3</span>.重大危险源或事故隐患。根据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本企业的危险工艺单元、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数目及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4</span>.救援力量。 厂内消防、救护、防化、保卫等部门的人员、车辆情况,厂外消防、急救等部门的情况,地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span lang="EN-US"><br/></span>  (二)应急救援系统<span lang="EN-US"><br/></span>  事故发生时,能否对事故作出迅速有力的反应,直接取决于应急救援系统的组成是否合理。所以,预案中必须对应急救援系统精心组织,划清责任,落实到人。应急救援系统主要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成。<span lang="EN-US"><br/></span>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企业应急总指挥,小组成员应包括具备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职责、权力及资源的厂内安全、生产、设备、保卫、医疗、环境等部门负责人,还应包括具备或可以获取有关社会、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应急救援专门知识的技术人员。小组成员直接领导各下属应急救援专业队,并向总指挥负责,由总指挥统一协调部署各专业队的职能和工作。<span lang="EN-US"><br/></span>  应急救援专业队是事故发生后,接到命令即能火速赶往事故现场,执行应急救援行动中特定任务的专业队伍。按任务可划分为:<span lang="EN-US"><br/></span>  通讯队:确保各专业队与总调度室和领导小组之间通讯的畅通,通过通讯指挥各专业队执行应急救援行动;<span lang="EN-US"><br/></span>  治安队:维持厂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span lang="EN-US"><br/></span>  消防队:对火灾、泄漏事故,利用专业器材完成灭火、堵漏等任务,并对其它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span lang="EN-US"><br/></span>  抢险抢修队:该队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span lang="EN-US"><br/></span>  医疗救护队:对受害人员实施医疗救护、转移等活动;<span lang="EN-US"><br/></span>  运输队:负责急救行动中人员、器材、物质的运输;<span lang="EN-US"><br/></span>  防化队:在有毒物质泄漏或火灾中产生有毒烟气的事故中,侦察、核实、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范围,并掌握其变化情况;或与医疗救护队相互配合,混合编组,在事故中心区域分片履行救护任务;<span lang="EN-US"><br/></span>  监测站:迅速检测所送样品,确定毒物种类,包括有毒物的分解产物、有毒杂质等,为中毒人员的急救、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及染毒的水、食物和土壤的处理提供依据;<span lang="EN-US"><br/></span>  物资供应站:为急救行动提供物质保证。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分析器材和指挥通信器材等。<span lang="EN-US"><br/></span>  由于在应急救援中各专业队的任务量不同,且事故类型不同,各专业队任务量所占比重也不同,所以专业队人员的配备应根据各自企业的危险源特征,合理分配各专业队的力量。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人员的救护和事故的应急处理上。<span lang="EN-US"><br/></span>  (三)应急行动<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1</span>.报警。 发现灾情后,应立即向生产总调度值班室、电话总机或消防队报警,要求提供准确、简明的事故现场信息,并提供报警人的联系方式。企业发生化学事故很重要的是前期扑救工作,应积极采取停车、启动安全保护、组织人员疏散等措施。<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2</span>.接警和通达。总调度或消防队值班室接到报警后,应首先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泄漏(暂态、连续),是否剧毒品,估计造成事故的物质量。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事故处理程序,通知各专业队火速赶赴现场,实施应急救援行动。然后向上级应急指挥部门报告,根据事故的级别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区域级应急救援预案。<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3</span>.现场抢险。<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1</span>)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范围,并维持相关区域的秩序,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通道。<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2</span>) 进行事故现场侦察并取样,送监测站确定毒物种类。<span lang="EN-US"> <br/></span>  (<span lang="EN-US">3</span>) 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营救、寻找,并转移至安全区,由医疗救护队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护理。<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4</span>)组织抢险队伍,控制泄漏源,确定灭火介质,进行事故扑救,监控和保护周边具有火灾、爆炸性质的危险点,防止二次事故发生。<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5</span>)通过信号、广播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自救。<span lang="EN-US"><br/></span>  (<span lang="EN-US">6</span>)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事故呈现扩大趋势,应及时向上一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启动区域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区域性应急救援力量参与抢险、救援行动。<span lang="EN-US"><br/></span>  (四)条件保障<span lang="EN-US"><br/></span>  提供充足的通讯器材、救援器材、防护器材、药品、应急电力和照明等器材保障;明确经费来源,确保应急救援所需费用;建立完善的应急值班、检查、评比制度等。<span lang="EN-US"><br/></span>  (五)事故后的清消、恢复和重新进入<span lang="EN-US"><br/></span>  从应急救援行动到清消和恢复需要编制专门程序,主要根据事故类型和损坏的严重程度,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考虑以下内容:组织重新进入人员、调查损坏区域、宣布紧急状态结束、开始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评价事故损失,组织力量进行污染区的清消、恢复。<span lang="EN-US"><br/><br/></span>  四、预案演习和修订<span lang="EN-US"><br/><br/></span>  预案的编制必须经过一个持续改进,并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经验、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意外情况发生,因此,应定期进行预案内容的培训,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模拟演习,检验和完善预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预案进行检查、修订和完善。<span lang="EN-US"><br/><br/></span>  五、审核实施<span lang="EN-US"><br/><br/></span>  修订后的预案报经当地人民政府备案、审核和批准后实施。<span lang="EN-US"><br/></span>  另外,企业在组织救援的过程中,应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提供有关事故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当事故的影响和后果危害到周围地区,或事故的危害程度本身超出了企业应急力量的处置能力时,请求社会救援,启动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预案。<span lang="EN-US"><br/></span>  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着手制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可望于近期颁布,各企业在编制或修订本单位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可参阅该《导则》。<span lang="EN-US"><p></p></span></span></p>

lishengdw 发表于 2010-3-24 08:59:26

支持精华好资料!

lishengdw 发表于 2010-3-24 08:59:58

感谢分享,谢谢!

lishengdw 发表于 2010-3-24 09:00:39

努力学习奋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第三讲 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